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关于“严格质量和挑毛病”产生理解分歧的原因

  挑刺和严格质量管理的区别在于,提出的问题的复杂程度与产品改进效果的比例。改进是否是必须的,改进的成本是否大于改进带来的效益。

  那么到底是项目质量管理执行的较为严苛还是确实挑毛病呢,这两者间有何却别呢?下面就从这种认知分歧产生的原因方面简单谈谈: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关于“严格质量和挑毛病”产生不同理解的主要原因。

  态度问题

  首先,大家要态度应该端正,要相信不少挑出来的毛病其实就是质量的一部分。比如说外观不美观,有些人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很粗糙,凑合能用,就是看着不舒服,用户体验就会很差,这就是因小失大。

  其实,有人给自己挑毛病还是应该感谢的,挑毛病才能有改进,回头会发现自己的成长都是在改正小毛病的时候,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去挑别人的毛病了,都得过且过了。

  沟通问题

  不好好沟通是很有影响的,挑毛病沟通上只说毛病不说明毛病的影响,挑毛病时时常会拒绝或回避沟通。

  而严格质量管理会有理有据,必要时才会拒绝或回避沟通,给人以严肃严谨和强责任心感受;

  我们要知道,积累和丰富自己专业知识,才能做到指出的问题有理有据。

  同时,我们在“挑刺”项目组,也应用同样的规范和要求,去约束自己的人和乙方的人,甚至比乙方更严格。

  另外,要有详细的风险报告,后果评估,和建议方案,或者其他引导乙方向自己心目中的要求改善。其中,要言语中肯、不夸大、不带感情色彩。最好先找直接乙方干系人,如果干系人不作为,就依次找领导,不要一上来就找领导痛斥。

  目标不一致

  质量控制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修正和适应项目实际需求。会出现挑毛病和严格质量管理的认识偏差,个人觉得就是质量目标、执行规范、执行颗粒度大家不够统一造成的。

  质量目标不一致,未能在团队内外部统一,项目经理需要确定质量目标和管理方法;规范和流程要透明,丑话要说在前头。

  如此所有项目相关人员对于项目要达成目标认知是统一的,那么大家执行任务的方向就会一致,让质量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