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我国每年从世界银行获得约30亿美元的贷款,还通过国际招标、采购、咨询 和BOT方式运作许多项目,在这个项目林立的时代,项目管理模式不仅是解决问题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方法,而且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政府或企业组织和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项目管理的人才和应用热潮已经扑面而至。
一、揭开项目和项目管理面纱
那么究竟什么是项目管理?首先,我们要给出项目的准确定义。所谓项目,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简单来说,开发一种新产品、建一幢大房子、安排一场演出都可以称之为一个项目。而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这一定义不仅仅是强调使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还强调项目管理中各参与人的重要性。项目经理不仅仅要努力实现项目的范围、时间、成功和质量等目标,还必须协调整个项目过程,满足项目参与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和期望。
目前,主要有两大项目管理研究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和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中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引进美国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并于2000年6月由现代卓越集团组织了中国第一次PMP考试,目前中国已经组织了十一次PMP考试,通过人数3000人左右(截止2003年11月),接受项目管理培训的人数近万人次,企业近千家,项目管理培训和认证越来越热。
二、项目管理是一种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现代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出。而实际上任何创新和改革都是项目活动。由于这些任务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共同特征,人们日益认识到采用常规的运行管理难以应付,必须组成专门的项目班子,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因此出现了项目管理的强烈需求。世界银行是把每一笔贷款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的;摩托罗拉(Motorola)是世界著名的通讯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在90年代中就启动了一个旨在改善其项目管理能力的计划;而事实胜于雄辩,早在1957年,当美国杜邦公司把项目管理的方法应用于设备维修,就使维修停工时间由125小时锐减为7小时。中国也不例外,项目管理的需求几乎渗透到了任何形式的机构中,并且起着变革性的作用。
但是,目前来说,无论是项目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规范,还是作为一门学科,都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很多地方待改善。目前在中国,项目管理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项目管理人才的短缺。一方面,国内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项目管理对项目成败的重要性,所以越来越重视项目管理;另一方面,在目前大量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当中,拥有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只占极少数。现实中,成为项目管理的人员多数来自于各行业中对其专业技术较有经验者,多是凭感觉和悟性在黑暗中摸索一些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而正因为他们的业务知识还不错,就往往被提升担任项目管理工作,结果正应了彼德原理中早就料定了的结果: "每个人都由原本能胜任的职位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
在美国,项目管理现在已经成为优选职业,根据统计数据,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初级工作人员年薪在4.5-5.5万美金,中级人员在6.5-8.5美金,高级人员为11-30万美金。美国的大学开始设立项目管理的硕士学位,并有取代MBA专业学位的趋势。几家著名网站和国内权威机构对目前社会急需人才的需求度和薪酬情况的统计表明,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稳居榜首!足见整个社会对项目经理人的器重。
三、现代企业项目经理人面面观
在企业中,项目管理已构成企业效益的增长点;而在项目中,项目经理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所以在对项目经理素质的要求上,就应该有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在许多发达国家,项目经理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职业,他们可以象教师、建筑师、会计师一样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立足于社会。国内目前只有少数行业和少数机构能够以较科学、规范的项目管理体制进行内部项目管理,较多的企业还是采用"顺其自然"的方法,或是采用根据本单位过去经验制定的制度来进行项目管理;而中小企业尽管项目不少,但项目管理机制并不很健全。